GRC下的艺术馆赏析
作者:青龙GRC 发布日期:2018-05-18 11:33 浏览次数:
美术馆外观的设计以流动的皱褶肌理还原了千百年间塑造了如今地貌的沉积岩运动,对建筑师来说,建筑犹如化石般记录着时间。
美术馆采用玻璃纤维强化混凝土(GRC)为主体材质,通体暖白的色调,不需要因为人工着色。选择GRC这一材质,一方面可以满足幕墙的双曲造型,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作为工业石材却有着同石材一样对环境的敏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颜色逐渐黯淡。然而,建筑师认为材质、建筑同气候、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是有趣的,材质本身应当表现出时间的印记感。同时,建筑的表面刻意保留了每个体块间的缝隙,一方面保持了其尽可能舍弃人工痕迹的原则,一方面则意在凸显建筑由石块累积而成的体量形态,如同南美印加帝国由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的石头建筑,是时间与自然力作用的痕迹的记录。
建筑的设计从内部开始,在充分考量了人的需求与空间感受之后,以内部空间布局作为外观形态的基础。开敞的公共空间,建筑师延续了室外的建筑语言(皱褶肌理),空间线条是舒朗的、曲直交错的,打破了通常地下空间给人的封闭的印象,空间是贯透的、可以呼吸的。
室内空间中,张力线条的应用使空间内充盈着流动的动势,而清水石阶素朴又冥思。
GRC建筑艺术赏析1

GRC建筑艺术赏析2
相关资讯